人形机器人领域再传融资捷报,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(Booster Robotics)近日宣布完成超亿元新一轮融资。本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,亦庄国投参与跟投,同时获得源码资本、英诺天使基金、深创投集团、博华资本等老股东的持续加注。此次资金将重点投向产品研发迭代、规模化生产能力建设以及生态服务体系完善。
作为一家成立仅两年的科技企业,加速进化已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。2023年6月成立以来,公司先后于今年6月、7月完成两轮融资,A轮系列融资总额接近5亿元。其核心团队由清华大学技术背景的专家组成,创始人程昊兼具机器人研发与商业化经验,曾主导创立朝夕日历并担任飞书产品副总裁;首席科学家赵国明深耕足式仿生机器人领域二十余年,现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及多个机器人研究中心负责人。
公司以"打造通用人形机器人平台"为战略目标,初期聚焦科研教育市场,构建了涵盖机器人本体、操作系统、开发工具的完整软硬件生态。通过整合团队在机械设计、运动控制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核心技术,其产品已实现全球稳定量产交付。据披露,2025年上半年计划向20多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交付数百台设备,海外订单占比超过半数。
市场表现方面,加速进化首款量产机型Booster K1于10月24日开启预售,在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创下20分钟售罄首批库存的纪录,发布会现场签约订单突破千台。截至目前,公司累计出货量已超700台,服务客户覆盖科技企业、高等院校、K12教育机构、机器人竞赛团队及商业展演等领域,其中海外客户占比达53%。特别在机器人赛事领域,其产品已成为多个国际顶级赛事的指定用机。
在商业化路径上,公司正从专业市场向大众消费领域延伸。近期宣布启动"赛事+教育"双轮驱动战略,通过举办机器人编程竞赛、开发校本课程等方式,推动具身智能技术普及。其教育解决方案已进入北京、上海等地的多所中小学,配套的图形化编程平台可实现零基础用户快速上手机器人控制。这种从专业场景到消费市场的垂直渗透模式,正在重塑人形机器人的商业生态。
技术层面,加速进化自主研发的关节驱动模块实现每公斤体重能耗降低40%,运动控制算法支持复杂地形自适应行走。其开源的开发者套件已吸引全球超过3000名开发者入驻,形成包含视觉识别、语音交互、机械臂控制等模块的技能库。这种开放生态策略不仅加速了技术迭代,也为未来面向家庭服务、工业制造等场景的拓展奠定了基础。